当前位置:平台要闻 > 平台要闻详情

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

发布时间:2018-04-28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点击量:2701

   一是铁合金产业创新发展。相继引进了吉林铁合金、北京雄伟光大新材料等一批工艺先进、装备高端、示范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落户我市,使我市铁合金产业在集聚化水平、精深加工能力、产品多元化发展上有了质的提升。全市铁合金产能达到465万吨,已形成硅锰、铬铁、镍铁、工业硅等系列产品,其中中低碳锰铁、中低碳铬铁等精炼产品产能占比达到10%以上;3万千伏安以上矿热炉产能达到70%以上。铁合金总产能占全区比重达到50%,位居第一位;占全国总产能的11%以上。在建产能200多万吨,预计年内总产能将达到700万吨。成为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。二是化工产业延伸发展。氟化工,形成产品产能25万吨、产品15种,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氟橡胶等高端产品的延伸,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。产品聚偏氟乙烯成为国家名优产品;二氟乙烷、三氟乙烷,产能分别达3.5万吨和2.5万吨,居全国之首;聚三氟氯乙烯,科技含量居全球顶尖水平。氯碱化工,全市电石共有51台矿热炉,年生产能力376万吨,下游生产能力达89.3万吨。其中PVA产能20万吨,占全区60%,位居自治区第一位,占全国13%,为全国单体PVA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。三是新能源、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。不断加大风电、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支持力度,风电装机并网容量504.2万千瓦,光伏发电装机并网容量100.5万千瓦,占自治区风电、光伏发电装机比重分别达到18.7%、13.6%,分别位列全区第1位和第2位;引进瑞盛、大盛、欣源等龙头企业,带动形成石墨烯、柔性石墨、高导热石墨薄膜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系列产品、产能35.6万吨。大盛公司建设的30吨石墨烯宏量设备建成投产,为国家第一条薄层石墨烯生产线;同清华大学合作建设了京蒙石墨新材料研究院,构建起研发在北京、转化在乌兰察布的发展格局;引进的五龙集团4GW新能源电池项目开工建设。目前,在建兴丰新能源、凯金新能源等重点项目12个,新增产能约45万吨,届时石墨碳素总产能将达到82万吨,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。聚偏氟乙烯、聚三氟氯乙烯、氟橡胶等含氟聚合物项目相继建成投产。新材料产业基地正逐步形成。四是化成箔产业集聚发展。利用自治区将化成箔纳入“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”的政策优势,先后引进了深圳东阳光、海立电子、苏通电子等一批化成箔项目。其中东阳光公司为世界化成箔领军企业,约占全球70%的市场。目前,全市化成箔生产线达到146条,总产能达到4000万平方米,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化成箔生产基地。五是信息产业蓬勃发展。围绕“南贵北乌”的发展定位,推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。一是在华为一期1500个机柜投入运营基础上,推动华为二期8000多个机柜项目实现了开工,年内2000个机柜建成投运。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,优刻得、中联数据、中科同舟北方数据中心近期全面开工,中华联合财险公司数据中心已完成选址,阿里巴巴数据中心项目已签约,腾讯数据中心正在推动落实,大数据产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,年内服务器力争达到50万台规模。二是加快呼叫中心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,引进博岳集团、鸿联九五、华唐集团等服务外包企业,规模达到5000坐席。三是与百度、软通动力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,推动创业创新,在孵大数据企业达到13家,打造“中国北方双创示范基地”。 (来源于市政府办《每日报》)

联系我们  |  设为首页 |  加入收藏

蒙公网安备 15090202000045号 蒙ICP备12002111号-1

主办单位:乌兰察布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